第三百九十章 进击的高遵惠_我在现代留过学
八一中文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九十章 进击的高遵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九十章 进击的高遵惠

  我在现代留过学正文卷第三百九十章进击的高遵惠元祐元年三月乙未

  章惇带着一大群土司、随从,终于抵达了他的目的地——邕州。

  邕州城不大,南北稍长,东西略窄。

  俗号:直城三里七,横城七里三。

  全城共有五个城门,全部是熙宁后新建的。

  城墙高大、坚实,城门厚重,城外还挖着人工的护城河,城门外更有着羊马城的设计。

  显然,这一切都是吸取了熙宁八年交趾入寇时,邕州失陷的教训,重修而成。

  章惇到的时候,邕州城的城楼上,还在进行着建设。

  可以看到,城楼的女墙内,已经出现了八牛弩的影子。

  苏子元在旁边介绍着:“经略相公,自末将得朝廷邸报以来,便已开始着手加固邕州城城防,整训邕州保甲户。”

  “今已整训出保甲兵定千五百人,加上邕州本来的驻军,邕州城城防兵力,已有四千,即使交趾贼寇再来,也无所畏惧!”

  熙宁八年,交趾八万兵马,围攻邕州。

  邕州守军两千五百人,坚守了超过一个月,最后因为有叛臣教会了交趾贼寇磊土攻城的技术,才让邕州失陷。

  战后,邕州城开始汲取上次失陷的教训重建。

  城门从十二个缩减到现在的五个,城墙加厚、加高。

  苏子元来到邕州,成为邕州知州后,继续率领军民扩建邕州城城防。

  不仅仅增设了大量守城器械,还在城外各门建设了羊马城这种大宋在西北沿边实战中完善起来的城市配套防御措施。

  章惇骑着马,绕着邕州城巡视了一圈。

  对邕州城防感到很满意,以他的眼光来看,邕州城在广南西路已经可以算是雄城了。

  除了没有耗资巨大的马面外,这个城市在防御上,已经很接近大顺城这样的西北要塞型城市了。

  即使是交趾兵马再围邕州,靠着城市的防御,坚守半年不成问题。

  当然了,在大宋有准备的情况下,若叫交趾兵再次打到邕州。

  那就是他这个经略使的失败。

  跟着章惇一起巡城的土司们,却都是很新奇。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羊马城这种从唐末五代中原混战中发展起来,并在大宋与西贼的战争中成熟的新式防御工事。

  纷纷啧啧称奇,对着那些羊马城指指点点,有些莫名觉厉的味道。

  章惇却是在看了一圈邕州的城防后,就带着众人入城。

  一入城,他就得到了狄咏的军报。

  军报中显示,狄咏率领的大军,已经在上个月闰二月的丁未日从桂州出发,赶来邕州。

  预计将在三五天后抵达邕州。

  之所以走得这么慢,是因为狄咏还需要押送三十万贯的军需。

  同时,还有十万石粮食,会随军而至。

  当然了,粮食、军需,都是广西转运使司征调的民夫青壮。

  苗时中在桂州征调了足足一万多青壮,四千多匹骡马,打造了上千辆鸡公车、手推车,用于这次物资转运。

  将军报看完,章惇就看向骑着马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苏子元道:“苏知州,可以选派一位机灵可靠,能说会道之官员,前往交趾,宣读天子诏书了。”

  早在今年正月,朝野讨论战和的时候。

  天子就已经定下了此战的基调。

  交趾犯我边疆,杀掠官民,诋毁先帝,侮辱圣朝,罪大恶极!

  当时,就已经有了旨意——当遣使问罪,并勒令交趾,交出北犯大宋的元凶——交趾广源州知州杨景通。

  同时交出侮辱圣朝,诋毁先帝的两个元凶。

  一个是写了:因贪交趾象,却失广源金的不知名诗人。

  另外一个则是狂悖上国,侮辱圣朝的交趾太尉、辅国上将军李常杰。

  旨意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由翰林学士邓润甫写好。

  但没有直接发去交趾,而是交给了章惇。

  等到章惇南下,狄咏大军抵达邕州,同时广西做好准备后,再发去交趾。

  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激怒对方!

  逼迫交趾主动出兵来犯,从而完成中枢的庙算——在富良江以北,寻机包围、歼灭交趾主力。

  至少也要重创之。

  苏子元楞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末将谨遵大帅军令!”

  章惇颔首,回头看向那些跟着身后的土司们。

  这些土司,现在都已经基本动员了起来了。

  南丹州莫世忍的四个庶子,每个人征募了五百到八百左右的侗丁。

  加起来差不多有两千五六的人马。

  然而莫家在各大土司之中,出兵的人数,并不是最多的。

  出兵最多的的还是邕州本地的土司官,而且还是一个新兴的土司。

  沿边溪侗军民宣抚使、怀远大将军岑自亭。

  岑自亭的父亲是岑仲淑,曾是追随狄青南征的大将,在击败了侬智高后,岑仲淑因为劳苦功高,而且熟悉广西侗溪情况,素有威望,因而在仁庙朝先后知桂州、邕州,最后官拜怀远大将军、沿边溪侗宣抚使。

  岑仲淑死后,追封为粤国公,其子岑自亭则继承了乃父的职位。

  依旧是沿边溪侗宣抚使、挂怀远大将军。

  岑家两代人,经营着邕州、廉州、钦州的十几个侗溪部族。

  所以能动用的兵力也最多。

  足足有着五千侗丁,其中三千人是久经阵战、自备甲具的战兵。

  当然了,在广西这边,所谓的久经战阵,大抵也就是镇压一下不服的侗溪,所谓的甲具大概率是皮甲甚至布甲。

  章惇也没有指望过,这些土司兵能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他们能在旁边摇旗呐喊,看守后路和粮道,让宋军主力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是这些人超常发挥了。

  真正作战的主力,还是要看狄咏带来的五千禁军。

  就是桂州、宜州、邕州等地的官军。

  章惇也没有指望过他们。

  这些人,都是棋盘上填空的棋子,是壮大声势的。

  能够完成好这些任务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些人也很重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wen.cc。八一中文网手机版:https://m.81wen.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