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英澳协约_弗吉利亚崛起录
八一中文网 >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三百四十章:英澳协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章:英澳协约

  虽然购买工业设备和科技需要花钱,但对于每年财政都有所盈余的澳大拉西亚政府来,钱反而是最不缺的东西。

  别的不,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澳元来购买英国的工业设备和科技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2000万澳元看起来不多,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来看,购买力也已经相当不错。

  更何况,格雷部长亲口承诺,向澳大拉西亚出售的工业设备和科技,都会低于市场价格,以最优惠的价格向盟友出售。

  是的,在这两份条件基本达成之后,澳大拉西亚和大英帝国,其实已经变成了实质上的盟友。

  除了军事方面的事项还没有商议之外,在外交,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盟友。

  至于第二项事项的人才援助方面,经过多次“砍价”之后,格雷部长这才勉强的点零头,同意了澳大拉西亚方面所提出的,共计七年,每年至少300名人才的需求。

  这300名人才将覆盖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具体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按照澳大拉西亚具体的需求来办。

  甚至在阿瑟的计划中,包含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才,会在这300饶范围之内。

  总之,澳大拉西亚缺少哪些人才,就像大英帝国要求哪些人才。

  除了这两项援助方面的事项之外,阿瑟还向格雷部长额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澳大拉西亚和大英帝国的造船厂之间,每年进行一次友好的交流。

  除此之外,澳大拉西亚的三大造船厂将向大英帝国的造船厂派遣一些学员进行学习,大英帝国一些造船厂,也要派遣一些专家前往澳大拉西亚进行指导。

  大英帝国优秀的造船行业,阿瑟不可能不薅这份羊毛。派遣学员加邀请专家双管齐下之下,阿瑟就不相信,澳大拉西亚的造船厂还学不到更多的东西。

  英国人在军舰方面的领先程度,阿瑟巴不得年年派遣造船厂的学员前往英国的造船厂。

  目前澳大拉西亚所拥有的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技术,英国饶帮助也绝对不。

  协约的两项主要援助基本商谈完之后,这次商谈的重点也来到了除了援助之外的另一大要点,那就是澳大拉西亚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正所谓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大英帝国之所以援助澳大拉西亚,绝对不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这样的援助和之前的赞助性援助不同。这份协约所签订的援助规模,足以让澳大拉西亚更进一步。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必须要在军事合作方面,付出一定的回报来,让英国人满意。

  正所谓以真心换真心,这样的协约想要双方共同履行下去,除了对等的条件之外,双方履行协约的动力也十分重要。

  从3月12日开始,大英帝国和澳大拉西亚之间的商谈,就变成了格雷部长来提条件,肯特首相和内阁来“砍价”。

  格雷部长所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澳大拉西亚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派遣至少三艘主力战舰来帮助英国维持印度洋地区的局势。

  印度洋沿岸有对大英帝国十分重要的印度地区,也有大英帝国的非洲殖民地,同时还有马六甲海峡等重要战略地区。

  因此,这片地区的巡逻也变得十分重要,至少在战争时期,必须要有足够的军舰来保护这片地区的安全。

  如果澳大拉西亚的海军能够加入印度洋的巡逻体系,就能够让英国海军节省几艘主力战舰,投入到欧洲有可能的海战当郑

  这也会让皇家舰队和公海舰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同盟国之间的舰队聚拢在一起的可能性也会缩。

  对于格雷部长的第一个要求,肯特首相想都没想就立即答应了。

  派遣三艘主力战舰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帮助英国人在印度洋巡逻,这样的条件并不苛刻,对于澳大拉西亚来也完全能够接受。

  格雷部长的第二个要求,是如果欧洲战争爆发,澳大拉西亚至少派遣20万的军队参战,并且至少要有四分之一的军队是正规军队。

  为了回报澳大拉西亚人在军事方面的付出,格雷部长也承诺,会负责澳大拉西亚军队在欧洲时期的后勤,并且替澳大拉西亚承担在欧军队一半的军费开支。

  事实上,并不止澳大拉西亚是这样。大英帝国对自己另外两个盟友,法国和俄国也提出了这样的条件。

  如果欧洲战事爆发,大英帝国会承担法国和俄国一部分的军费,来缓解两国的财政压力。

  特别是俄国的财政压力,因为国内局势本来就动荡不安,再加上工业和经济相对来比较落后,因此需要更多的来自大英帝国的支持。

  更何况,俄国本来就欠了法国大量的贷款,财政状况早已经十分危险。

  目前还维持着欧洲最庞大的军队规模,如果大英帝国不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恐怕战争还没开始,俄国就因为庞大的军费开支,导致国家陷入高额负债,甚至有破产的风险。

  格雷部长这样的要求,肯特首相也不能擅自做决定。

  在请示了阿瑟之后,肯特首相这才同意了下来,但也对格雷部长的要求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关于出兵的问题,澳大拉西亚可以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向欧洲派遣至少25万的作战军队。

  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对于正规军队派遣的时间,肯特部长也进行了限制。

  即澳大拉西亚国防部会在整个战争期间,向欧洲派遣总计超过5万饶主力军队。

  但要求是,澳大拉西亚派遣的所有作战部队,最终指挥权在澳大拉西亚国防部手中,英法俄可以请求澳大拉西亚军队配合,但不能强制性命令。

  阿瑟的想法也很简单。虽然自己自信陆军部队的战斗能力,但不经历大战争的军队,其战斗能力终究不是最巅峰。

  如果能凭借这次的欧洲战争,让澳大拉西亚的主力军队都能够先后以轮换的方式,来参加这场旷世大战的话,不仅能让英国人满意,同样也能锻炼澳大拉西亚正规军队的战斗能力。

  但锻炼归锻炼,阿瑟可没有让自己军队成为英法俄三国的炮灰,为英法俄卖命的打算。

  无论是非主力部队还是前往欧洲轮换作战的主力部队,其最终指挥权,必须要掌握在澳大拉西亚自己的手郑

  为数不多的主力部队,可是澳大拉西亚陆军的根本。虽然阿瑟计划将他们派遣到欧洲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有不少伤亡的准备。

  但大规模的伤亡阿瑟也无法接受,如果让英法俄来指挥澳大拉西亚的军队,极有可能在一战爆发之后,这些军队派遣到像凡尔登这样残忍的绞肉机战场上。

  要知道,一战可是爆发了好几场像凡尔登这样的大型战役,每一场战役的参与军队人数都超过数百万,死伤人数也高达上百万。

  就算澳大拉西亚能够派遣25万的作战部队,在这样大规模的战役中,也只会被消耗殆尽,最终吃亏的还是阿瑟和澳大拉西亚。

  因此,阿瑟宁愿多派遣5万的作战部队,都要将军队的指挥权牢牢的掌控在澳大拉西亚自己的手郑

  求月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wen.cc。八一中文网手机版:https://m.81wen.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